走過更知情濃 

  文☉劉兆玄

大陸經濟崛,加上兩岸關係和緩,來臺觀光旅遊或進行交流的大陸人士倍數成長。大陸人來臺,除了阿里山和日月潭等觀光景點在大陸的超高知名度外,也有不少人想體認一下兩岸自民國38年分隔之後,民主多元的臺灣社會;有些人還會利用交流的機會問我們:「你對兩岸未來的演變有什麼看法?」
 
或許提出這類問題的大陸人,心中已有特定的想法,但我想要告訴他們的是,這個問題遠比他們想像的複雜得多,如果要尋求一個最符合歷史發展軌跡、也最符合兩岸民眾利益的答案,我會建議他們去深度走讀一、二條足以代表臺灣歷史演進的路線,然後就會有深刻的領悟。
 
例如,基隆廟口小吃非常有名,但前往逛夜市品嘗美食的遊客,會去瞭解「廟口」的廟,供奉什麼神?在這個地方發生過什麼故事?「鷄籠中元祭」是重要的活動,但前往看熱鬧的旅客,知道這個祭典的來由嗎?其實這些歷史,都蘊含著臺灣族群融合的故事,走讀這些地方及活動,可以追想臺灣先民篳路藍縷的艱辛,以及由械鬥到相互體諒、相互認同及和平相處的歷程。
 
當我們希望來自大陸及國際的人士能夠深度認識臺灣時,那麼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臺灣人民呢?當然就更應該瞭解這塊土地了,而且認識得愈深,愈能體認相互包容的重要,也更加珍愛這塊土地;甚至還可以擔任臺灣的「文化大使」,讓更多各國人士認識這美麗的福爾摩沙。
 
臺灣的每一塊土地,都充滿了故事;甚至「臺灣」、「臺員」、「大灣」和「福爾摩沙」這些名稱的由來,都是故事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故事潛移默化了臺灣人堅忍開創的性格,也由於這特有的性格,締造了當前的繁榮。
 
由文化總會和教育部共同合作的走讀臺灣計畫,就是要鼓勵大家認識這塊土地所發生的每一個與歷史、文化、產業、藝術人文或自然生態有關的故事,不但印刷成書,還製作電子書及網站,方便民眾查詢資料及老師教學,希望藉由走讀臺灣,讓臺灣、甚至於大陸及國外民眾更深度的認識臺灣,進而關心臺灣、愛護臺灣。

走讀,是動詞。深度走過,更能領悟對這塊土地的感情,如此濃烈。
 
 

  因為瞭解,更加疼惜
 
文☉吳清基(前教育部長)

美國教育學家杜威主張「做中學」(learning by doing),強調教育即生活,生活即教育。中國也有句俗諺: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。」這都是強調經驗的重要,提醒我們除了讀書學習之外,還要去驗證書中所學。

《走讀台灣》就是基於這個理由規劃出來的系列叢書,希望同學們在老師或家長的引領下,走讀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,讓我們更瞭解、更疼愛、更認同我們生長的土地。
 
「走讀」的觀念,並非臺灣所獨有,實際上,重視自己歷史文化傳統及生長環境的社會,都很重視,甚至發展成重要的觀光資源。例如,美國波士頓城市有一條「自由步道」(Freedom Trail),很多美國人或其他國家的觀光客,來到波士頓,除了想要去芬威球場看一場紅襪隊的職棒比賽,或是去哈佛大學一睹世界名校的風采之外,多半還會去走一段長達約四公里的自由步道,感受二百多年前美國發動獨立戰爭的那段歷史。波士頓的大小書局,擺售很多不同版本的自由步道出版品,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,讓讀者走在這條步道的每個歷史關鍵點上,感受當時的歷史場景。「自由步道」不但是一條很好的走讀活教材,也是當地的重要觀光路線。

臺灣的歷史相當豐富多元,17世紀荷蘭人統治臺灣之前,臺灣就已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。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,進入鄭氏治臺時期,隨後又被滿清統治長達二百多年。1895年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,臺灣割讓給日本,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臺灣又成為中華民國的領土。因此臺灣的歷史,呈現非常多元的面貌。

就舉臺灣的地名為例,苗栗(貓裡)、沙鹿(沙轆)、阿蓮(呵蓮)等地名,是原住民命名後再轉譯為漢字的;歸仁、永康、新化、左營等,是明鄭時期命的地名;新莊、中壢、嘉義、臺南等,是清朝時期命的地名;中和、花壇、玉井等,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命的地名;中正、大同、仁愛等地名,則出現在中華民國政府時期。

在地理上,臺灣四面環海,位於亞熱帶,有高山、平原、火山、溫泉、以及漁業發達的澎湖群島、戰地風貌的金門馬祖。在文化上,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、閩南文化、客家文化、中國大陸各省的文化,以及伴隨外籍配偶而來的東南亞各國文化。在產業上、農業、工業、高科技業,也都發展出自己的特色。

由文化總會編纂的《走讀台灣》系列叢書,細心規劃出許多各具歷史、文化、自然景觀、生態或是產業等不同特色的走讀路線,而且從今年起,還製作電子書、設置網站,提供全國學生、老師及民眾使用。疼愛台灣,認同臺灣,就讓我們的孩子「走讀台灣」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安靜與從容

文☉楊渡

有一位大陸作家來臺灣旅行,訪問了許多著名景點和風景區,問他何處印象最深刻。他說,許多大景點其實沒什麼特色,反而是九份,平溪鐵道沿線的小站,永康街的巷子,讓他深深感動。那是一種平靜的民間生活的圖像,有豐富的小吃、特色的創意商品、乾淨的山水、平凡的街巷、有一種太平盛世的安靜,有一種綿遠流長的從容。他認為,大陸努力發展觀光,但要做到這一步,恐怕還要很長的時間,因為那是民間長年的生活文化所累積起來的。大陸民間經濟還太辛苦,需要更長的時間,過上小康的生活,才能有這樣的「從容與安靜」。

這讓我想起京都。有那麼一年多的光陰,我喜歡從日本京都轉機,先在京都停留兩三天,再轉北京進入忙碌的採訪工作。京都非常安靜,四季自有風光。深秋的嵐山,有兩種層次,中間層的楓葉轉紅,如火如血,明艷動人;其上是銀杏的鵝黃,色澤飽滿溫暖,飄落前做最後的演出。一座山,火紅鵝黃,兩種顏色,互為映照,層次分明的映於大堰川上。泛舟其中,竟有不知身在何方,寧可永遠飄流下去的感覺。

然而,真正最讓我難忘的,卻是早晨起來,去一處小公園對面,到一個老婆婆開的麵包店,買一些剛剛出爐的麵包,聞著那暖暖的香味,坐在公園裡安靜的吃著。秋天的風吹著,年輕的母親帶孩子在盪鞦韆。我想著準備寫作的《大逆轉─世紀末透視中國》一書如何著手,複雜萬端的大陸社會變遷迅速,如何透過故事性的敘述,讓人可以了解。因了這京都的安靜與從容,彷彿兩岸的複雜情勢,乃至於急迫性的衝突,都有一種歷史的距離,而找到更長遠的觀照與從容。

現在的臺灣民間,歷經兩度政黨輪替後,政治淡化,也漸漸有這樣的從容與安靜了。有時我不免浪漫的想,如果兩岸兩會的談判,不是在大飯店,而是在風光如畫的九份山色中,或坐著平溪緩慢的鐵道,一起坐在舊日的太子賓館裡,喝一杯阿里山茶,再開始講一講臺灣的故事,讓臺灣的歷史文化,真正進入大陸談判代表的心中,有一種真情的瞭解,兩岸關係會不會有更高、更遠的視野?會不會我們對當下的事務,都有更從容的歷史觀照,而讓彼此的心胸更為寬容呢?

《走讀台灣》系列,本是為了讓學校的老師,有更為詳實的資料,可以帶領學生,在實際的走訪中,深刻體會臺灣的歷史與文化而寫。但寫作過程中,我們卻發現,這些內容相當活潑生動,充份的呈現出臺灣在地的歷史與文化,它更是父母親可以帶領孩子,去認識我們生活的土地與人民的文化地圖。於是我們決定讓它更為通俗,更適合於大眾的閱讀。最後就編輯成為現在這樣,帶有旅行色彩的書。由於圖片豐富,地圖明確,介紹詳實,它甚至可以成為旅行的導覽。帶著我們走到全臺灣的每個地方,去發現大地更深遠的歷史與美好。這些年來,無論政治如何折騰,但民間生活中,卻起了很大的變化。美麗的小鎮,讓人驚艷的小咖啡館,安靜有古風的茶館,精緻有味的海岸,人文氣息濃厚的庭園餐廳,散希在臺灣各地。只要我們回歸生活,回歸土地,我們仍會發現,所有美好的景觀與文化,美麗的心靈與可愛的小站,仍存在於臺灣各地,用來見證臺灣內在的生命力仍活力十足,源源不絕。

希望這一系列的書,可以帶領我們走入各地,而且閱讀深層的臺灣、文化的台灣。讓我們一起來發掘民間生活中,那些被遺忘的歷史,被珍愛的小角落,被疼惜的記憶。但願這樣的走讀,讓我們有從容的氣度,面向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