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道崇文:臺南孔子廟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  重道崇文之旅第一站,走進面向南門路的孔廟東大成坊,坊上門楣懸著「全臺首學」匾;右側朱牆下的下馬碑,以漢滿文並列的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,足見臺南孔子廟無可替代的崇高地位。 


  臺南孔子廟,是明鄭時期鄭經採用諮議參軍陳永華的提議所建,建於明永曆19年(清康熙4年,西元1665年),創設的地點在當時的承天府鬼仔埔,建築物採「左學右廟」方式配置,以祭祀孔子先師聖廟為主體,旁設明倫堂,以設學延師舉賢取士,不僅成為臺灣地區創建最早的孔子廟,同時也開啟了臺灣儒學的先聲,又稱「全臺首學」。明永曆37年(清康熙22年,西元1683年),清人入臺,於各府及各縣治所在地設立儒學。第二年重修已經塌毀之先師聖廟,易名「先師廟」,並設臺灣最高學府―臺灣府學於此。


  康熙51年(西元1712年),分巡臺廈兵備道陳璸又大規模修建,內容除大成殿、崇聖祠外,在櫺星門左右,改置文昌祠、土地祠,外設禮門、義路、大成坊及牆垣。


  後為大地震等因,廟舍逐漸被破壞,日本據臺後,廟舍一再被移作他用,以致遭受嚴重毀損。日大正6年(西元1917年),日人採解體修護方式,就大成殿、明倫堂、崇聖祠、東西大成坊、禮門、義路、文昌閣、泮池以及泮宮坊等加以重建,至於文昌祠、朱文公祠、明倫堂兩側廂房、萬仞宮牆及櫺星門則不再復建。


  雖然許多建築未再復建,但孔子廟依然為臺南保存最好的歷史環境,禮制化的空間格局與象徵性之造型裝飾,使其成為體驗傳統建築空間最好之處。除了廟學建築值得一看,廣大的庭園更是其他縣市孔廟所望塵莫及。庭園中老樹參天,綠意襯托朱紅色圍牆,美不勝收,已成為臺南人休憩最佳空間。


  近年來孔廟庭園中百年老榕染上褐根病,引來各界關切,企業採生態療法認養搶救;市府並號召文化界與各界人士舉辦為老樹祈福文化活動,雖經努力搶救,但已沉疴難起,不過也喚起社會大眾對文化資產及生態保存的重視,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環境與生命教育。



編輯: / 潤稿:
延伸閱讀
以成書院
御匾之多首屈一指
祭孔
  • 臺南孔子廟1
  • 臺南孔子廟2
  • 臺南孔子廟3
  • 臺南孔子廟4
  • 臺南孔子廟5
  • 臺南孔子廟6
  • 臺南孔子廟7
  • 臺南孔子廟8
  • 臺南孔子廟9
  • 臺南孔子廟10
  • 臺南孔子廟11
  • 臺南孔子廟12
  • 臺南孔子廟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