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線書香:鹿港文開書院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  鹿港鎮青雲路的文武廟內,有座文開書院,當年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,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,於是清道光4年(西元1824年)文開書院誕生了。院名係紀念開臺文化之父─明儒沈光文(字文開),文開書院曾孕育多位舉人與進士,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。日據時期,日本親王曾率軍駐紮書院,並於日昭和18年(西元1943年)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。民國64年書院遭到回祿之災,正殿及後堂受損,並波及文昌祠,書院一度荒廢,直到民國74年指定為第三級古蹟(現為縣定古蹟)。


  走入文開書院,漫步三川殿、正殿與後堂,美麗的傳統建築引人入勝。正殿主祀朱子,配祀海內外八寓賢,三川殿木構件仍保留清道光年間原有的棟架,石柱楹聯上有鄧傳安所書「賓日有祥興雲有兆,希賢得地入道得門」墨跡。殿旁有塊清道光27年(西元1847年)「公業條款」碑,此碑敘述鄧傳安及陳盛紹2名鹿港同知為文開書院籌設田租,做為書院經費來源。


  書院兩旁廂房是院生自習讀書的地方,正殿前為祭祀場所,後方是老師授課的講堂,後堂則是書院院長起居之處。占地2甲餘的書院,一旁為文昌祠、武廟,文祠與武廟之間有一口虎井,因水質甘美聞名,封稱「蓬萊第一泉」。


  文開書院與龍山寺、天后宮並譽為鹿港3大古蹟,若從書院穿過市場入鹿港老街,還可到地藏王廟、龍山寺、摸乳巷、九曲巷、新祖宮、天后宮等,漫步巷弄體驗臺灣古早味。

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文開書院前殿牆面為鹿港書法名家揮毫的墨跡。
  • 日大正3年由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敬獻的「萬世師表」匾。
  • 文開書院前殿保存清代木構建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