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櫟社、文化協會到文化城:櫟社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 清光緒21 年(西元1895 年、日明治28 年),清廷簽下《馬關條約》而將臺灣、澎湖諸島割讓給日本。消息傳來,舉國激憤,康有為、梁啟超在北京上書給光緒皇帝,表態反對簽訂合約並實施變法,受到光緒皇帝重視,重用康、梁等人,史稱「戊戌變法」。但是,變法運動受到慈禧太后等守舊派人士反對而失敗,康、梁即流亡日本。


日本帝國統治臺灣之後,政治、經濟及社會制度有極大的改變,對於當時的文人來說,科舉考試制度全然廢除,漢文的使用也逐漸減少,使其萌生不安之感。日明治34、35 年間(西元1901 及1902 年),臺中霧峰的林癡仙、林幼春及彰化賴紹堯等人舉辦詩會,當時尚無社名,只是好友之間互相酬唱的聚會;明治39 年3 月4 日,林癡仙、蔡啟運、呂厚菴、賴紹堯、陳瑚、陳槐庭、林資修、林仲衡、傅鶴亭等人在臺中「瑞軒」集會,訂立社章並予以組織化,之後又有莊太岳、蔡惠如、莊龍、連橫、林獻堂、林子瑾、吳子瑜等人加入,正式命名為「櫟社」,林癡仙曾說道:
吾學非世用,是為棄材;心若死灰,是為朽木。
今夫櫟、不材之木也,吾以為幟焉。其有樂從吾遊者,志吾幟。
櫟木,因無用而為人所棄,櫟社以櫟木自喻,言其所學為現實所棄。成立之後,春、秋二季都有聚會。日明治40 年(西元1907 年),社員林獻堂到日本旅遊時巧遇梁啟超,2 人針對中國、臺灣等問題深談之後,梁啟超建議臺灣人仿效愛爾蘭人對抗英國政府的方式,廣結日本中央政要,用以牽制臺灣總督府。
日明治44 年3 月24 日,梁啟超受林獻堂之邀而由日本啟程來臺,28 日抵達基隆,先遊歷臺北,4 月2 日前往臺中。當晚,櫟社成員於「瑞軒」(霧峰林家子弟林資鏗、林瑞騰之園邸)舉辦歡迎會,迎接遠到而來的梁啟超一行人。
梁啟超在臺中駐足了5 日,此期間他和櫟社成員會面,並前往臺中公園、臺中神社等地參觀,目前所存留的一張照片,正是梁啟超和櫟社成員在臺中公園的「物產陳列館」前合影。之後,梁啟超一行人前往霧峰林家,直到4 月11 日才離臺。而梁啟超在臺中公園遊歷後曾寫下一首〈臺灣雜詩〉,內容如下:
蕩蕩臺中府,當年第一州。
桑麻隨地有,城郭入天浮。
江晚魚龍寂,霜飛草木秋。
斜陽殘堞在,莫上大墩頭。
這首五言古詩描寫了臺中府城從清代到日本統治時期的變遷,詩中以其昔日輝煌對比如今的暗淡,而最後一句「莫上大墩頭」,則是以臺中公園「大墩」旁的「北門樓」來影射時代變遷及政權更迭,令人有不勝唏噓之感。
梁啟超來臺期間,正是臺灣社會推動「斷髮」(剪除辮子)運動之際,林獻堂正是在明治44 年4 月1 日「斷髮」,並在4 月3 日
參加「中部剪辮會」,梁啟超和櫟社成員在臺中公園的「物產陳列館」的合影照中,多位成員已將辮子剪除,迎向新文明、新社會,日後他們又參與解纏足、禁鴉片、提倡教育、風俗改良、破除迷信等運動。
梁啟超的訪臺行程給當時的臺灣文人帶來了許多衝擊與影響,開啟了日後民族、社會、政治運動的發展。日大正7 年(西元1918 年),櫟社社員蔡惠如、林幼春有感於臺灣在日本帝國統治後,漢文化日漸沒落,以「鼓吹文運」、「研究文章詩詞」、「互通學者聲氣」為宗旨,在臺中設立「臺灣文社」,並刊行《臺灣文藝叢誌》,社址設立於臺中市,在當時的政經氛圍下,維繫了臺灣漢文命脈。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文明開化創新局
  • 梁啟超到臺中市和櫟社成員會面,並在臺中公園的物產陳列館前合影留念。(林經堯/提供)
  • 位於東區後火車站一帶的吳鸞旂公館,是櫟社的聚會地點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