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垵口與仙史宮
          

望安一:網垵口與仙史宮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網垵口與仙史宮─自然人文兩相宜


  望安島的對外交通以海運為主,澎湖縣政府車船管理處「南海之星」交通船,每日由馬公→望安→七美當日往返;民營交通船有光正拾貳號、光正參號、光正捌號等3艘,旅遊旺季則有許多快艇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務。從馬公南海旅客服務中心搭乘交通船或快艇抵達望安島的潭門港,潭門港在清代就是一個海防據點,與將軍澳一水之隔,政府雖興建望將大橋,連結望安島與將軍澳,不過目前工程停滯不前。潭門港週遭有許多小吃部與租車店,可提供遊客各項旅遊諮詢與服務,最著名的望安美食「酸瓜仔」與「爆米花球」,在潭門港附近可以買的到。由碼頭出發往南行約200公尺, 有一處「萬善同歸所」義塚,望安居民稱為「大墓」,為清代望安許氏萬興家族聚資修建。由大墓向西行約一分鐘車程,即可抵達仙史宮與網垵口。網垵口為昔日漁民牽網捕魚的地點,附近潔白無垠的沙灘,是夏日戲水消暑的好地方。不過,由東安社區活動中心以東至戶頭角的沙灘草地,為望安島6處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之一。望安也是台灣地區綠蠵龜較穩定的產卵地。


  仙史宮面臨網垵口,位於東安村22號,又稱網垵宮,主祀伍子胥恩主公,副祀黃府大王等。日據時期,台南縣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蒞臨澎湖巡狩,並到望安巡行,仙史宮乃迎請五府千歲分祀。依據該廟宮史記載:仙史宮創建於清康熙36年(西元1697年),廟貌與澎湖其他寺廟相比雖然不大,卻有悠遠的歷史。例如,仙史宮前殿所懸掛的「奠安海國」匾額,已有300多年歷史,不僅是仙史宮的珍貴文物,也是澎湖地區最古老的匾額。在其附近的道路旁,有一塊不起眼的石碑,這座石碑鐫刻於清咸豐元年(西元1851年),記錄網垵當地士紳興建石橋,以方便行人通行。由於路面的填築加高,石橋的遺跡已不復見,善行卻透過石碑的記載而永垂不朽。


 



編輯: / 潤稿:
延伸閱讀
望安酸瓜仔與爆米花球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1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2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3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4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5
  • 網垵口與仙史宮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