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線橋通濟宮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從鐵線橋到鹽水港官道:鐵線橋通濟宮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  新營地區早期開發的地方之一是鐵線橋。從太子宮廟沿著臺19甲線往南走,在橫越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後,鐵線橋旁巍峨聳立的新通濟宮便遠遠在目。


  鐵線橋的東南兩面被急水溪環抱,在早期倒風內海未陸連前,是重要汊港之一,早在荷據時期就有該地名,清康熙年間已逐漸發展為臺南府城到諸羅縣北路的必經要道,清康熙57年(西元1718年)的〈重建茅港尾橋鐵線橋碑誌〉這樣形容當時之盛況:「廛閭鱗次,商旅輻輳」,意思是街屋滿布如魚鱗般密集,過往商旅人山人海。


  清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,鐵線橋因水陸交通之便,儼然是今鹽水南部、新營西南部、柳營一帶的區域中心,一直到日明治34年(西元1901年)廢縣改廳的行政體制中,「鐵線橋堡」仍然存在。後來倒風內海陸連,水路交通功能盡失,逐漸沒落,最後在改廳為州的行政區域劃分中,所轄區域被劃歸鹽水街、新營庄,矮化為隸屬新營郡新營庄下的小村落至今。
鐵線橋一度更名為「通濟橋」,更名緣由和嘉南平原「東邊晴西邊雨」的春天


西北雨景象有關聯:


臺邑春日雨澤獨少。鐵線橋以北,大雨滂陀(沱),橋南無一滴。
梁觀察文科惡其限於南也,改名通濟橋。


  這是黃叔璥的《臺海使槎錄》卷一〈赤嵌筆談〉的記載,當時鐵線橋北下大雨,橋南竟然滴雨未沾,官員「梁文科」看到這種奇景,認為不應獨厚橋北,橋之南北應該雨露均霑,所以將橋名改名為「通濟橋」,其旁的媽祖廟因而也名為「通濟宮」。


  通濟宮分舊廟和新廟2座,舊廟創建於清康熙中葉,民國39年重建,廟中有清光緒15年(西元1889年)柳營文魁劉達元所獻的木匾「澤周海嶠」,剪黏和浮雕彩繪是臺南市葉鬃的作品,原在廟內的兩座古碑(再重修鐵線橋碑記、通濟宮置租立業碑記)現已移往廟前重新嵌立,民國86年舊廟被列為縣定古蹟。新廟於舊廟西北側,民國84年建成。


  通濟宮主祀是軟身媽祖,是「二媽」,當地人暱稱媽祖為「橋頭媽」,據廟史記載,其與臺南大天后宮供奉的大媽、北港朝天宮供奉的三媽為3座姐妹廟。早期北港媽都會到通濟宮會香後,再前往臺南大天后宮進香,只是香路後來中斷,直到前幾年三大廟才又重新連繫。

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1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2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3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4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5
  • 鐵線橋通濟宮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