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文溪的生命歷程:將軍溪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  將軍溪昔稱「漚汪溪」,原為曾文溪舊河道,清道光3年(西元1823年)曾文溪改道,因失其上游水源,溪道逐漸淤塞,形成今日上窄下寬的奇特景象。將軍溪從營頂橋往下溪面漸寬,經華宗橋、頭前寮、將軍橋,由蘆竹溝及馬沙溝間入海。


  將軍溪處處帆影曾是兩岸民眾最鮮明的印記,工商業興起後,將軍溪成為縣境最臭的溪河,有「烏龍江」的外號,近年來經政府大力整頓,溪水逐漸恢復原本清澈面目,漁歌輕唱的畫面,終於重映民眾眼簾。將軍溪排水系統治理工程將河道拓寬,沿溪堤闢築南北2條防汛道路,成為腳踏車逍遙道,為將軍溪注入新活力,帶來新氣象。


  從華宗橋起,沿溪堤蜿蜒西行,經箍寮橋抵將軍橋,是已整治完工路段,單程約5公里,沿途江闊雲低,視野遼闊,驅車、騎鐵馬或散步,都是件賞心悅目的事。箍寮橋上常可見拋網網魚的漁村景象,將軍溪橋上是欣賞落日夕照的好所在。從將軍橋至出海口的整治工程,於民國100年完工後,佇立將軍溪口或觀海潮,或賞落日,相信都將讓人心曠神怡。


  臺61線道路橫跨將軍溪的將軍溪橋,紅欄杆將綿長的橋面點綴得出塵秀麗,站在橋上可以一覽無餘的俯瞰將軍溪出海口,有登高望遠的超然。將軍溪出海口是一片開闊的沙灘,當退潮時分,泥地上招潮蟹、彈塗魚等底棲動物嬉戲其上;淺灘中,高蹺、白鷺鷥、濱鷸追逐其間,這裡是鳥類的天堂;偶爾見漁婦揹著魚簍在河灘上挖文蛤、赤嘴仔,在夕陽餘暉映照下,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。

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將軍溪1
  • 將軍溪2
  • 將軍溪3
  • 將軍溪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