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南182縣道:大潭埤旺萊公園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看到近1米高的巨型鳳梨雕塑,大潭埤旺萊公園就到了。「旺萊」用臺語唸就是「鳳梨」—是關廟鄉頗負盛名的特產;旺萊公園顧名思義,鄉民希望藉著這個命名能為關廟帶來興旺的氣勢。
遠在清乾隆時期,大潭埤滋潤的這片豐美沃野,就感動了無數騷人墨客,遂有了下面的詩:


何處聲聲布穀啼,岡山山北柳林西。 杏花春雨紅千畝,蔗葉寒煙綠一梨。
水引石頭開頭甽,笛橫牛背過前溪。 屢豐不待秋來卜,多稼如雲望早迷。


這是清朝巡臺御史錢琦於清乾隆16年(西元1751年)蒞大潭埤一帶所作的「香洋春耨」,細讀此詩所描述的春雨花紅、鳥鳴笛揚、纍纍飽穗、千里富庶的景象,令人流連再三,也難怪此地於當時列為臺灣八景之一。而汪洋一片的大潭埤水,始終是這片沃野的活水源頭。
臺灣光復後,大潭埤山坡地被濫墾濫葬,民國38年又被徵收為軍人公墓,美景失色,民眾望之卻步。直到幾年前政府遷走軍
人公墓,鄉公所取得土地,於民國87年底興建完成「旺萊公園」,大潭埤終於「旺來」了。
現在,每天下午,公園外的榕樹下,三五成群的中老年人,赤腳閒坐在石臺上,翹腳、抱腿或斜倚,擺出最隨興的姿勢,聊政治論時局,只要你肯附和一聲,馬上就能打入他們的群體。一進公園內區,常見小朋友騎著單車穿梭在綠林蔭間,水泥小道明亮舒淨,蜿蜒入林,耳聞鳥鳴啁啾不已,涼風徐徐拂面而來。
潭馨池有美麗的拱型遮棚,是玩水區,小朋友喜愛在此戲水嬉遊;往東行靠側門處,有小朋友在新穎的遊樂器材裡追逐著;靠北烤肉區的樹蔭下,老人們常在簡易涼棚下,拉長脖子唱起卡拉OK,旁邊三五好友泡茶聊天,共度悠閒時光。
大潭埤被綠坡橋分隔南北,常看白鷺鷥低飛徘徊。黃昏時,情侶雙雙在北潭沿湖步道散步,到了湖心亭,東望遠眺,山光雲影間可見菩提寺大佛,如一幅絕美的畫。南潭沿湖步道穿越茂密水澤草地,蛙鳴不已,生機無限。
大潭埤是關廟近郊的一面美麗明鏡,3百年來的滄桑,雖曾蒙塵,終能展顏。

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1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2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3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4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5
  • 大潭埤旺萊公園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