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肚區:磺溪書院

字體   小 中 大 
作者:

磺溪書院是「大烏龍」地區最初的教育搖籃,書院山門挑高的立面高掛4 個黃燈籠,上寫書院之名。門前由2 隻精雕石獅駐守,旁邊兩側則是磺溪書院最為人所稱道的磚雕,刻工精細,以吉祥花鳥為題材,風格雋永優雅。屋頂上,線條流暢俐落的燕尾、層層遞進的剪黏裝飾,展現著不凡的大器與格局。


磺溪書院的前身,是清代乾、嘉年間所創立的「西雝社」,最初設於下街永和宮,除了是當地文人士子以文會友的所在,也有募集善款教化鄉間的義塾功能。光緒年間,下寮尾士紳趙順芳有感於當地文教風氣尚待開發,於是與烏日舉人楊占鰲商議,決定興建一座兼具書院用途的文昌祠,並以磺溪為書院之名,開始推
展儒學啟蒙教育,成為大肚、烏日、龍井地區最重要的教育搖籃,此後這個地區人才輩出,近年來更獨步全臺,有著「校長故鄉」的美名。
在磺溪書院的營建過程中,由於士紳們大力支持與資助,建材講究、空間規劃精細,施作的匠師亦是一時之選,不論是山門、齋堂、講堂、拜亭、正殿等,處處可見用心與巧思。青斗石獅,屋脊燕尾,海棠門,花瓶門,竹節窗,各式磚雕、石雕、木雕、彩繪、剪黏,戰時雖受到嚴重毀損,但經過精密修復後,重現出一個氣宇非凡的教育殿堂。
磺溪書院最迷人的地方是拜亭與正殿。成排鎮守著正殿的是「五文昌」,祂們是科舉時代掌管考試的神明,也是文人們的守護神,自古相傳特別靈驗,在「經天緯地」古匾的搭配下,更添傳奇色彩。
直至今日,磺溪書院除了是許多旅人駐足遊覽的寶地,每年的「文昌帝君誕辰祭典」、「考生祈福法會」,也總會吸引無數人潮齊聚一堂,祈求文昌帝君開智慧、賜功名。

編輯: / 潤稿:
  • 尋幽訪勝 大肚王國思想起
  • 行走之間可以一覽磺溪書院精彩的空間格局與建築特色。
  • 砌功精細的海棠門,造型流暢別致。